庚子初春,疫魔突袭。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时,五中校委会提出了要从各方面关怀关心师生“宅家”工作学习的要求。五中心理咨询中心结合新形势,克艰除难,展开线上心理援助服务工作。组织骨干力量,在严峻的战“疫”面前奉献学校的心理“疫苗”,为师生与家长提供网络心理辅导援助,为我校“停课不停学”保驾护航,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01
组织专业力量,建立起工作团队和制度
心理咨询中心经过视频会议,组织了5名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心理教师,组成心理援助服务团队。并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立即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及五中网站上发布开通心理服务的公告。结合学生群体的网络社交特点,决定以QQ和钉钉为主要沟通方式,辅以电话咨询。建立三个年级的钉钉群,以便于集中服务对象,也便于利用钉钉授课,服务形式以个体辅导为主,结合形势给不同群体学生做心理辅导讲座。
02
依托网络媒介,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
心理老师在深入了解到学生与家长在疫情时期的心理与情绪状态后,结合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知识,整合资源,在学生钉钉群中分享心理调适美文,在科普防疫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教授实用性与操作性兼备的心理疏导小技巧,如缓解焦虑、增强信心等。共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14篇,其中黄淼老师写的《女孩,请留住最美的自己》,张金方老师写的《心理抚养 让爱更暖》,李淼老师写的《男孩,你不服输有担当的样子真好》,李小月老师分享的《致高三学生:艰难时刻,静下来,往前走,你就赢了》等文章都受到同学们好评,点击量较高。黄淼老师的视频系列讲座《高考遇上新冠肺炎,你怎么办?》,已有2400多人次观看,李梅霞老师的视频课《紧握我的生命线》,李淼老师的视频课《寻找生命中的支撑力量》,都获得了强烈回响,达到了预期效果。
03
利用疫情期间的时间空档,提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专业水平
为更好规范网络心理辅导的流程,提高应对疫情的专业技术,心理老师利用网络资源,参加了多项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培训,内容包括突发疫情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心理援助干预伦理规范、心理援助的问题种类与应对等。我们还自费购买了高中心理健康教材,人手一套,让我们的辅导更有依据。切实提高了心理老师们应对疫情期间出现心理问题的专业技能,为学生与家长提供精准、有效的心理支持提供保。
04
老师们一岗双责,不计得失,忠诚担当
我们的心理教师都是兼职的,她们在做好心理中心的日常值班外,还要上好自己的网课和临时加班。李梅霞老师在疫情中逆行返宛,自觉隔离结束后,立即到校加班,心理辅导的值班更是一丝不苟;黄淼老师、李淼老师、张金方老师孩子尚小,自己还要完成网课的任务;李小月老师更是克服了家中待产的种种不便,坚守担当。我们的团队里都是女教师,但在疫情面前,女子虽弱,为师则强。她们就是五中这课大树上的小小枝叶,不张扬,不表白;她们就是五中教育大厦的小小石头,虽平凡,却不凡。她们就像五中那样,以一种独有的姿态屹立在南阳大地,敬业奉献,拼搏进取,追求卓越!
后记
春风抚宛城,万物复苏时。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校园里的红墙下绿树繁花,白河畔的身影旁水光潋滟,这是久违的莺飞草长。我们和所有的五中人一起,在这里,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