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经过历时九个月的课程研发、反复探讨与活动筹备,南阳市五中“从砺剑山野到踏云步天——河南工业研学之旅”在暑期正式启动。活动时间安排为四天三夜,先后分为两个批次,每个批次有120余位学生,12位学校领导及教师负责带队与课程讲解,分为“砺剑队”、“踏云队”、“步天队”三个小分队,并由研学公司配备教官与导游负责具体出行及安全事宜。
在这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情况,尤其是第二批次的行程因遭遇突如其来的郑州暴雨,不得不临时做出重大改变,随时应对重重考验。在旅程结束之后,历经三个月的打磨,同学们的研学课题在这金秋时节完美的呈现出来。此刻,回忆起当时当事,向大家讲述这段满载收获与感动、欢笑与泪水的特别旅途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丹心铸剑向红阳
此次研学旅行,我们从南召县出发,一路北上洛阳、郑州,由潜藏在南召深山的红阳兵工厂,走向镌刻历史的龙门石窟、耕耘广野的东方红拖拉机厂,乘着郑州航院的天空之梦,倚借匠心构筑气魄的郑州中铁、技术引领前进的宇通,见证现代河南工业以奋斗替代言语、以创新炼就奇迹的腾飞之路!
从南阳向南召行进的大巴上,教官带领大家进行了愉快的“破冰游戏”。在观看纪录片《三线风云》并由老师讲解特殊历史背景下兵工厂建设的意义与价值之后,大家来到了第一站:南召红阳厂。
迎着夏日烈阳,我们正式宣布开营。同学们按心理团建分组为“砺剑队”“踏云队”“步天队”,每队独立由学校带队负责领导及各学科带队教师引领,教官一声令下,大家摩拳擦掌、志气高昂。这不仅仅是一趟旅行,更是一次获知的大比拼。同学们首先进入这座七十年代的标志性建筑文化馆内,认真聆听红阳厂团委老师的厂史介绍,在细致入微的讲解中感受历史变迁。随后的“记忆碎片”寻宝游戏中,同学们循着路线图,一路找寻老一辈三线人生产生活过的地方。中午,特邀老职工代表与同学们共进午餐,餐后的访谈热烈而感人,老一辈人对年青一代的谆谆教导让同学们动容,这何尝不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洛邑古城知礼仪
“洛邑”系洛阳古时的旧称,由古至今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历经十三朝古都,被喻为“文化圣城”。千百年来,在河南文明的滋养下,洛邑地区逐渐形成了汉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共融、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交错,乡野文化与宫廷文化同息的文化特征,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林增添了一幅深邃而博大的区域人文的精神画卷。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洛邑古城,有同学特意换着汉服,以进行沉浸式的古城体验。“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古老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学礼仪,知感恩,同学们执尊师礼,向我们可爱的带队老师表达敬意。随后的寻宝比赛更是趣味多多,直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同学们依旧不愿离开。
壁立千佛鉴古今
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记忆,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宝库,通过龙门石窟,我们能够感受到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绚烂,了解不同时代政治、经济、宗教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建国后,国家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龙门石窟进行保护和修复,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尽量少受沧桑岁月的侵蚀,使华夏民族的血脉绵延不绝!
日光灼灼,绿柳成荫,伊水缓缓流淌,同学们不禁震撼于禹凿龙门的艰辛。传说大禹治理了水患,使得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造就“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随行地理学科带队老师的精彩讲解使同学们获益匪浅。在气势雄伟的龙门桥前合影,寓意“鲤跃龙门”,希望同学们逆流前进、奋发向上,一举成名。
日出东方红胜火
耕耘大地,收获希望。建国后,由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举步维艰,中国一拖应运而生。踏平坎坷成大道,终于在1959年迎来了“耕地不用牛”的伟大时代,此后20年,东方红拖拉机完成了中国60%以上机耕地的作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一拖不断完善东方红系列的产品,使东方红享誉国内驰名世界,书写下中国农耕文明一页又一页的新辉煌!
同学们来到一拖厂区,行程从感受简单、健康的企业职工餐开始。稍事休息后,下午大家拜访农耕博物馆,从中国农耕历史发展,到第一台自主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这里的陈列真实而亲切。这些机器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答案在同学们参观生产线的过程中一一展现。从一个发动机裸机开始,沿着它的行进路线,我们见证了它的一步步强大的过程,当同学们意犹未尽之时,红色的庞然大物赫然出现在生产线的末端,崭新的拖拉机高昂着头傲娇地开了出来,当然,在正式到达它的工作岗位之前,还要经过检验等一系列步骤。中国是农业大国,像一拖这样的日生产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不远的将来,农业机械化也将被人工智能机械化代替,这就有赖于我们这一代青年学子的继续努力。
到了夜晚,一场别有新意的“圆桌派”总结活动拉开帷幕,同学们十人围坐一桌,手持学校特别设计的圆桌派设计稿,回味所见所得,探讨心中疑问。带队老师的拓展讲解实用而通俗易懂,同学们热烈的讨论总结更令几位带队老师刮目相看,连我们的摄影师傅都觉得获益良多。眼神里不禁流露出对我们现在的高中生能有这样的特别课堂的深深羡慕。
弦歌不辍盼云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兴邦,一直是华夏先贤的信仰。郑州航院承先人之志,传教育之薪,授业解惑,弘毅明德,致力于航天发展之大业,硕果累累,正和祖国一道向着浩浩苍穹奔赴!
对穆尼航空港,同学们期待已久。从踏入这个基地的那一刻起,航院大学生团队的学长学姐们用他们饱满的精神状态,专业的示范讲解瞬间征服了同学们。在这里,合作探究、体验、分享,原来学习也可以这样轻松愉悦,有的同学已经确立了报考航空学院的理想。结束一天的交流体验活动之后,闷热的空气被傍晚的一阵凉风吹散,同学们乘着夏日凉风,放飞飞机模型,也放飞梦想!
入地有盾开新局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靠什么?自是被称为“工程机械之王”的盾构机!盾构机生产代表着一个国家隧道及地下工程设备制造的水平。新世纪的头二十年,伴随着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的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盾构机突破国外技术壁垒,从无到有,迅速成长为国之重器。如今,国产盾构机不仅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远销到法国、澳大利亚等地区。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已进入世界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的国产盾构机,正在不断创造中国品牌的高光时刻!
在生产盾构机的车间内,同学们听讲解,观看掘进机的工作原理,感叹于它精准的工作操作,大国重器的魅力就在于此,视频讲解结束,同学们激情澎湃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不由自主的鼓掌,为我们的中国匠人精神深深折服。
通达宇内立潮头
当国营工业在中华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时,宇通,作为民族工业的星星之火,抓住机遇,乘势而起。当我们走在机械化生产厂房的庞然大物下,都忍不住驻足惊叹!
企业文化在宇通集团,我们时刻能够感受到。这种文化自信是一点一滴,历久弥坚的。下午的体验活动,让同学们惊喜连连,动力发动机原理讲解及体验,编程课程初体验,电泳技术探秘旅,宇通客车生产加工一条龙,宇通客车检测场上看飞车纵横。满满喜悦,满满收获。
至此,第一批次的研学旅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特别记忆:
风疾雨骤见担当,
涓滴微光成大爱
起初,第二批次研学旅行的行程同第一批次是相同的,按照原定的规划顺利开展,同学们快乐而新奇地体验着新鲜的校外课堂。直至到达郑州的当天晚上,途中的大雨忽然转为暴雨,洪水入郑,城市内涝,骤然而来的天灾把我们围困在酒店内,原定的行程被迫中止。
被困酒店的第二天,校方、研学公司与酒店几经沟通后,首先尽力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与饮食安全。在此之后,以什么样的心态与什么样的行动去直面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就成为了我们所有人必须应对的严峻考验。
窗外风驰雨骤,台阶下洪流迅疾而过,由于地势较高、相对安全,我们留困的酒店暂时成为了武警护送周围受灾群众转移的中转地。他们大多数房屋已被暴雨冲毁,散落坐在酒店大堂,等待救济粮,还有许多人在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失联家人的消息。下楼更换房卡时,同学们亲眼看到了难民受灾之后的处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尤其牵挂那些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们的处境。有几位带了零食的同学,主动去和难民分享,用小小的善意温暖他们。大家仿佛在一夜之间迅速成长起来,学会了感恩与节约,真正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在校领导的殷切关怀和学科老师的认真筹备下,在围困酒店的那几日,外出中止,研学未停。在室内活动中,各学科老师对研学行程和活动中的现象进行了拓展补充和详解,化学老师从岩石成分方面对龙门石窟的选址、宇通汽车电泳的原理、航空飞机材料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物理老师对飞机的动力原理进行了形象的讲解,地理老师向大家剖析了特大暴雨的形成原因,历史历史帮助大家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在重重苦难中奋进的历程。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还带领大家开展了考验大家文学底蕴的“飞花令”诗词接龙活动,同学们才思敏捷、表现活跃,团队之间PK得热火朝天、热情高涨,频频获得老师的赞许和惊叹。昏暗的室内光线,沉闷的自然空气,乍起乍歇的雨声,惴惴不安的等待,都无法掩盖大家在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中眼神流露的光彩。
在最后的研学圆桌派活动总结中,各小组同学积极发言,畅谈这次活动的所感所悟,所思甚明,所获甚广,无数以真情撼动人心的发言更是把研学活动推向了高潮。校领导对这次研学活动做了总结,肯定了大家的吃苦耐劳、积极参与、勇于表现的优良品德,并颁发了结营证书和优秀营员的表彰证书。
历尽艰辛,终于踏上了返宛的归途。第二批次的旅途结束之后,负责活动承办的研学公司主动承担责任,与家长们沟通因暴雨而未能完成的项目的退费事宜。家长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在感谢所有随行老师和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之后,有40余个家庭选择不退费,并且决定以学生们的名义,委托研学公司将这些费用作为爱心捐款捐赠至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用于救灾工作。来自学生们、家长们、老师们与研学公司的点滴善意,在此化为满载大爱的善举,为这次历尽波折而又独一无二的研学旅行画上了一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
经风沐雨,又历夏度秋,如今回顾这两段行程,满是沉甸甸的回忆、收获与感慨。在寂静无语的群山里,在青黄几度的田野间,在拈花微笑的石像上,在勇踏新路的轨迹下,在寄志无垠的翱翔中,我们且歌且叹、且思且行,面险难而不惧,遇风雨而弥坚,见证并实现了一场征向星辰大海、缔就壮丽史诗的盛大奔赴。行程已经结束,学习与思考仍在延续,我们相信,孩子们的内心也同样经历了一场从砺剑山野到踏云步天的独一无二的经历与成长!